在合肥瑤海區無人機培訓機構中學習飛行日志記錄方法,通常需要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,培養規范記錄的意識與技能。以下是典型學習路徑:
1. 法規與理論認知(10%)
培訓初期會學習民航局《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規定》等法規,明確飛行日志的法律意義:既是飛行安全的追溯依據,也是執照審核的重要材料。理論課會講解日志核心要素,包括飛行日期、時長、機型編號、空域坐標、氣象條件、任務類型及異常情況備注等標準化字段的填寫規范。
2. 模擬場景訓練(30%)
學員在模擬飛行系統中進行虛擬飛行時,需同步完成電子/紙質日志填寫。教員會重點指導關鍵細節:如使用UTC時間格式、空域高度到米、異常代碼標注方式等。通過反復模擬起降、應急處理等場景,強化學員實時記錄的習慣,避免事后補記造成的誤差。
3. 實飛跟機記錄
在教練監督下進行實際飛行操作時,學員需在每架次結束后立即填寫日志。重點訓練內容包括:通過APP自動導入飛行軌跡數據并人工復核、電池循環次數與剩余電量匹配記錄、根據《無人機云系統數據》校正手動記錄誤差等。此階段常暴露問題包括空域坐標書寫不規范、忽略風速變化記錄等,教員會針對性糾正。
4. 數據分析與歸檔(10%)
課程會教授日志數據的應用技巧,如通過歷史飛行時間統計電池損耗曲線,分析氣象數據優化任務時段選擇等。同時學習電子日志的云存儲方法及紙質檔案的標準化管理流程,滿足局方要求的3年存檔期。
學習建議:合肥部分機構提供帶加密芯片的定制飛行記錄儀,建議學員優先選擇配備智能硬件的課程,可降低手動記錄誤差。完成培訓后,應持續通過民航局UTMISS系統比對自己的記錄標準,確保符合監管要求。